炎症性肠病

饮食小建议


1急性发作期


(一)宜选低脂流质或少渣低脂半流质

低脂流质米汤、蒸蛋清、藕粉、蔬菜制成的菜汁等

        低脂少渣半流质选用含优质蛋白的鱼肉、瘦肉、蛋类制成软且少油的食物,如鱼丸汤、菜末瘦肉粥、鸡末烂面等

 

(二)疾病发作时因不能摄入足够的蛋白质、蔬菜及水果,营养素摄入不足时,可酌情增加口服营养制剂补充


我们就看看不瞎吃

仅供欣赏,请勿模仿


2缓解期饮食

食物范围可随胃肠功能的恢复而逐步扩大,尝试新食物应从少量开始

1.高蛋白、高热量食物

鼓励多吃易消化的高蛋白类食物,如肉、鱼、豆腐等,对预防体重下降及增强抵抗力有帮助。当身体蛋白质不足,会减慢伤口愈合的速度。若胃口不佳或体重严重下降时,请立刻咨询专业的营养师医生,建议一些易吸收的元素配方奶类做补充。

 

2.足够流质和水份

每天饮用810杯流质饮品(包括开水、清茶、稀果汁、清汤等),以补充腹泻所流失之水份,防止脱水情况发生。但要避免饮用酒精饮品、咖啡及太油腻的汤水,减少刺激肠胃,造成不适及腹泻。若对牛奶(乳糖)消化不良的病者,要减少饮奶;或饮用一些不含乳糖配方的奶,以免造成胃肠胀气。

 

3.少吃多餐

每天最好吃56餐,每次不要吃的过饱,让肠胃容易消化之余,又可增加热量的摄取。

 

4.选择低渣食物

疾病发作期间,避免全麦面包、蔬菜、豆类、番薯、洋葱、青椒、玉米、椰菜、椰菜花、芹菜、西兰花、芦笋等高纤维及产气食物,而且进食时要慢嚼细咽,以及选择低渣食物,这可让肠道休息,减少腹泻问题及预防因气体产生引起的肠胃不适。


当然,若病情受到控制,可逐渐恢复吃高纤维食物,以防便秘。不过 ,蔬菜要尽量煮软,肠胃较易接受。

 

5.减少刺激食物

辛辣性食物会对肠胃造成不良刺激,因此,患者应忌吃辣椒、芥末、大蒜、生姜等食物。倘若患者伴有脂肪吸收不良(如脂肪泻),应限制脂肪摄取量,采用少油烹调方法及避免吃油炸食物。

 

6.改善肠道健康的营养

益生菌(如乳酸菌)

有助于改善腹泻及胃肠胀气问题。乳酸菌食物包括乳酪、乳酸饮品及发酵食物如酸菜等。乳酸菌分泌乳酸提高肠道酸性,令有害菌不易生长。此外,乳酸菌能促进肠道蠕动,改善排便,加速排除废物和毒素,减低废物积存肠道内。

Omega-3 脂肪酸

是有抗炎功能的化学物质,食物来源包括:三文鱼、吞拿鱼、核桃、亚麻籽、豆腐等。不过,若过量补充,反而会形成腹痛、恶心、腹泻等肠道问题。

 

附:缓解期适宜选用的食物

主食:

  精制米面及其制品,如大米、挂面、饺子、白馒头、白面包、藕粉、粉条等

荤菜:

  鱼虾类:河鱼(如鲫鱼、草鱼、黑鱼、鳊鱼、鲶鱼、泥鳅、黄鳝、鲈鱼等);河虾、沼虾

肉类:

  去皮及内脏的鸡、鸭、鹌鹑、鸽子、瘦猪肉、牛肉、羔羊肉等

蔬菜:

  去皮番茄、黄瓜、葫芦、西葫芦、冬瓜、丝瓜、茄子、胡萝卜、山药、南瓜、佛手瓜、萝卜、莴笋等

水果:

  香蕉、桃子、苹果、枇杷等低刺激性水果

其他食物:

 低脂酸奶及其他不含乳糖低脂奶制品、内酯豆腐


3不宜食用的食物

1.易胀气食物:

  整豆类食品及大部分豆制品,含碳酸盐的饮料、坚果类,椰菜类,番薯、芋头、板栗、生萝卜、蒜苗、洋葱、白菜、甜菜、生黄瓜、芦笋、蘑菇、豌豆、牛奶等;

2.脂肪含量高的食物;

3.粗纤维食物、高纤维蔬菜等。

4友情提醒

以上内容仅供参考,肠腔狭窄、易梗阻、肠瘘等患者饮食请遵医嘱!


作者:徐盛   肠楽部学科部

未经授权严禁转载和使用



欢迎关注肠楽部IBD公益志愿者协会